学术讲座
卜宪群研究员应邀举办“区域政治文化与秦汉之际的国家治理”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0-12-18     访问次数:

2020年12月16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应邀为我院“京师史学名家前沿系列讲座”做题为《区域政治文化与秦汉之际的国家治理》的学术讲座,皇冠入口官方网站(中国)游戏平台凌文超老师和刘卓异老师参与对谈。

讲座伊始,卜宪群研究员首先对“政治文化”一词做了详细的辨析,他指出政治文化是政治学研究领域聚讼纷纭的话题,一般认为是指“政治社会成员对政治的取向因素,包括政治认识、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等。”它既是“一个社会长期政治历史经验积淀的结果”,也是“一个个人的或长或短的既有政治生活经验积淀的结果”。卜宪群研究员以秦为例,指出统一的中央集权建立后,统治者倡导“皆为郡县”的大一统政治文化,但战国以来列国分立的区域政治文化影响深远。昔日的社会阶层在新秩序下既可能与统治者合作,也可能不合作,甚至演变为独立于新秩序之外的社会势力。与此同时,卜宪群研究员通过对《史记》文本的解读,指出所谓“六国后”主要是指秦灭六国后的六国王公贵族,也包括官僚、士人、豪杰富商等社会阶层。他们在思想上固守昔日六国政治文化认同,行为上力图推翻秦的统治,恢复六国分立的政治局面,秦末战争中各地纷纷拥立楚、赵、燕、魏、韩、齐“六国后”即是其具体体现。

其次,卜宪群研究员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进一步分析了秦汉之际各政权对“六国后”的治理问题,他分别指出:秦代对“六国后”采取杀戮追捕、迁徙、降其身份、转化利用等高压政策。张楚政权则不认可“六国后”的合法地位,二者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取代陈涉的西楚政权虽然出身于“六国后”,但完全不赞同恢复昔日“六国后”,这一处理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是秦汉之际初置“六国后”的一种过渡形态。而汉初统治者则继续实行秦代迁徙六国贵族的政策,并辅之以“因俗”治理。

最后,卜宪群研究员将视角转入区域政治文化认同与“六国后”的官僚化问题。他指出秦汉之际战国区域政治文化的延续有其历史必然,无论是“六国后”,还是六国一般基层组织成员都对六国有着强烈的区域认同,但这一认同随着时势的变化也有所改变。而秦汉之际赞同立“六国后”或恢复六国分立者,一方面是社会舆论对秦道义上的谴责和对“六国后”的同情,另一方面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但无论如何,秦汉之际政治格局的变化难以为战国区域政治文化的延续留下空间。首先,秦亡以后,以楚为主导的军事力量支配者政治格局的走向,六国沦为配角;其次战国以来以秦国为代表的军功爵制成为新的社会阶级阶层崛起的重要工具。没有政治实体依托的区域政治文化难以为继,西汉时期“六国后”逐渐融入社会,或成为富商大贾,或成为经学宗师,他们放弃了区域政治文化认同,转化为对大一统政治文化的认同,而官僚化即是此一转变的典型特征。

在互动环节,凌文超老师和刘卓异老师分别就卜宪群研究员的讲座内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座同学们也就秦汉之际的政治文化向卜宪群研究员提问,并得到了卜宪群研究员的耐心解答。现场讨论氛围热烈,在座听众表示受益颇深。


(成运楼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