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入口官方网站(中国)游戏平台
新闻动态
我院中国古代史专业“丝绸之路东段学术考察与专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5-09-06     访问次数:

2015年7月12日至19日,我院中国古代史专业“丝绸之路东段学术考察与专业实践团”赴甘肃进行专业实践与学术调研。考察团以陈涛老师为带队老师,由王溪、于笛二位博士研究生以及黄新宇、高正亮、郭婧博、姚梦泽、贾启博、任强、史帅帅、张美侨等八位硕士研究生组成。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我院中国古代史专业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组织教师和研究生赴丝绸之路东段开展专业实践与学术调研,使本次学术考察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意义,而且是在国家战略布局的感召下,践行知行合一的重要行动。

7月13日上午,考察团抵达甘肃天水,参观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直至明清不断的开凿扩建,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下午,考察团参观了胡氏故居和伏羲庙。随后,考察团赴天水师范学院进行访问交流,受到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杨小敏教授、副院长陈于柱副教授的热情欢迎和盛情接待。陈于柱副院长带领考察团参观了天水师范学院校园,尔后向考察团介绍了兄弟院校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特色,并与考察团师生进行了广泛交流。

7月14日,考察团抵达武威,考察了雷台汉墓、武威西夏博物馆及武威文庙。雷台汉墓是一座东汉时期墓葬,墓主身份至今尚未确认,其中出土了大量的铜车马仪仗俑,最著名的是“马踏飞燕”。西夏博物馆保存了众多西夏时期文物,研究价值最高的是《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武威文庙则是全国第三大文庙,反映出古代凉州文教之盛。同时文庙内还保留了许多唐人墓志,极具史料价值。        7月15日,考察团参观了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始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其造像艺术和壁画艺术深受西域早期壁画影响,又带有凉州本土特色。


7月16日,考察团抵达张掖,参观了张掖木塔、大佛寺及马蹄寺石窟。木塔始建于北周,隋开皇二年重建,是一座佛舍利塔,造型独特。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是西夏的皇家寺庙,寺内保存了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涅槃像,还保留了大量的佛教文献。马蹄寺石窟是位于祁连山北麓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包括七个小石窟群。考察团主要考察了北寺三十三天石窟,其造像、壁画以藏传佛教风格为主。

7月17日,考察团抵达敦煌,参观了举世闻名的莫高窟。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经历代修建,现存洞窟700余个。尽管石窟内部的许多塑像经王道士之手重新塑造,丧失了原有的价值,但保留下来的珍贵的早期塑像与窟内精美的壁画还是另考察队员叹为观止。尽管前一个晚上大家在火车上几乎没有合眼,但还是仔细地观瞻了一个又一个石窟,不忍离去。

7月18日,考察团考察了阳关和玉门关遗址。19日晚考察团顺利抵达北京,本次学术考察与专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大漠孤烟,羌笛婉转。通过这次重走丝绸之路东段的专业实践与学术调研,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对西夏文化,石窟艺术,佛教及佛教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也有了新的认识。考察之行取得了良好效果。

(文/姚梦泽;图/郭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