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019级历史专业被称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黄埔一期”,而本学期的“世界现代史”课程是世界通史的最后阶段,亦是必修课程,授课教师是历史学院的张建华教授。为了检验同学们的专业阅读能力、专业写作能力、专业理论能力和专业翻译能力,张老师要求71位同学们将阅读世界现代史名著并完成读书报告作为期中作业。张老师在助教王康祺的协助下,认真了阅读每位同学的读书报告,在题目、结构、理论、翻译和文字等方面提出详细修改意见,目的是提升每一篇读书报告的学术水平,使其成为更加专业的学术史论文。最终从多次修改并定稿的71篇学术史论文中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10篇论文,先后在“世界现代史”课程上设置两个论坛,论坛主题分别为“霍布斯鲍姆的历史与史学”(2021年11月24日)和“极端与辉煌:20世纪的世界万象”(2021年12月8日),在丽泽楼C407举办了世界现代史课程读书报告会。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是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以“终生不渝却非典型的共产主义者”的立场享誉国际。他的人生轨迹几乎涵盖了整个20世纪,而他的“年代”系列著作是张老师推荐的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最重要的著作。
因此,第一次读书报告会即是围绕着霍布斯鲍姆自传《趣味横生的20世纪》(周全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和《极端的年代:1914-1991》(郑明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展开的。
杜瑶在《霍布斯鲍姆的“复数年代”——双重身份下霍布斯鲍姆的历史书写和史学意识》中探究了霍布斯鲍姆在共产主义者和历史学家双重身份下,是如何构建历史、构建怎样的历史、且文本又体现了霍布斯鲍姆怎样的史学意识。她总结出霍氏四点写作方式:自我剖析与事物评价;自身的叙述去折射整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理念、矛盾和选择;为普通人民群众著史,对人类历史命运的关怀和民族思想以及历史撰述的问题。在论文末尾,她又总结出霍氏四点史学意识:为自下而上的史学观念与底层社会历史取向;历史认识论思想;整体和微观相结合的史学观念;历史学的社会改造功能。
汤楚凝则从20世纪30年代这个时期入手,探究霍布斯鲍姆特殊的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社会学,并从中进一步探索霍布斯鲍姆糅合了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特点。她的论文题目是《霍布斯鲍姆的历史社会学视野:20世纪30年代的“失序”与“重构”》。她向同学分享了她阅读相关书目后的几点启发:第一,历史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是有主线的,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主题;第二,在坚持叙述真实的前提之下,历史学家的立场极具价值;第三,书写出体系完备的通史巨著,对于历史学家而言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同时,她还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写作后的心得体会:第一,视野不再应该局限于一本书、一篇文章,而是同作者的多本书、同时期针对同一问题的著述,甚至是不同时期针对同一问题的著述。第二,应以一定的逻辑或理论将全文串联起来。
评议人袁念念和郑寒池充分肯定了作者的成绩,同时认为在学习专业写作阶段,需要平衡切入点的选择和文字的准确表达,要在时空层面、横纵关系上还要多下功夫,如在背景论述中更加系统地论述霍氏相关历史理论,就可以更好地突出霍布斯鲍姆的历史社会学视野。
在对《极端的年代:1914-1991》的阅读中,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掘了“战争”与“民族主义”两大主题。
刘滢同学在《“极端的战争”?还是“极端的人类”?——略论霍布斯鲍姆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提出:霍布斯鲍姆不仅关注上层,也关注下层,且对人在这场战争初始所发挥的作用有着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分析也不难看到霍布斯鲍姆的唯物史观。在战争的影响这一点的书写上,她认为恰是霍布斯鲍姆运用的一些较为情绪化的语言不仅让我们看到他自身作为亲历者的悲伤,也看到了作为历史学家对这段悲惨历史的诘问。陈思莹在评议中建议作者将对于“极端”的解释可以内化到论文第二部分;建议参考和引用霍布斯鲍姆自传《趣味横生的二十世纪》的相关著述。
任哲曦的《霍布斯鲍姆的“民族主义衰亡论”成因》则选择以民族主义高峰期的危机为切入点,探讨霍布斯鲍姆民族主义衰亡论的成因。她认为霍布斯鲍姆提出的民族主义必将衰亡的结论,体现的是对民族主义神话式意识的批判和谨慎乐观的全球主义观念,深层反映着辩证的历史进步观念。徐梦恬在评议中肯定作者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运用了“现代主义”民族理论、安东尼·史密斯是“族群——象征主义”民族理论,同时结合并分析了1918-1950民族主义高潮时期的史实和表现,避免了泛泛而谈。但是论文中缺少对民族主义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国内学者梁民愫、颜英、何爱国等人对霍氏的民族主义思想都有过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
四篇报告结束后,部分同学提出质疑和建议,汇报同学予以回应。王康祺助教在点评中呼吁同学们关注和学习霍布斯鲍姆的人文关怀精神。张建华老师指出霍布斯即是专业的历史学家,更是公共历史学家,他的历史著作是公共产品,他的笔下有着有鲜明的政治态度和理想主义诉求。
第二次论坛将报告主题和内容引向深入和具体。有两篇论文涉及一大后德国的政治进程和社会进程乃至现代化道路。
郑寒池阅读了埃里克·韦茨的《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姚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完成了论文《大众理论视域下魏玛社会状况与其得失》。她分析了“魏玛政权”的民主结构及其得失,提出了“大众是否应该为魏玛德国酿造的悲剧负责”的设问,并最终予以否认。李嘉禧同学的报告正好呼应了魏玛政权之下德国法西斯势力在一个偏僻小镇诺特海姆的恶性崛起过程,他在阅读威廉·谢里登·阿伦的《纳粹掌权:一个德国小镇的经历(1922-1945)》(张晶译,格致出版社 2020年版)基础上完成了论文《纳粹在地方城镇的早期宣传实践——以<纳粹掌权>中的诺特海姆小镇为例》。他将目光聚集到一个普通的德国小镇上,详细地展现纳粹党在地方城镇的宣传实践,具体分析了纳粹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内能够取得国家政权过程中宣称的难没之功。评议人李琦和李麒认为,二者的论文结构鲜明、重点突出;有问题导向意识,并做到了史论结合,评价客观而完整。但是,两位同学文内的前后呼应、对定义的解释等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改善。
陈融枢的报告《地缘环境、社会动员与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关联》源自于对美国著作比较现代化理论提出者西里尔·布莱克等著《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周师铭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的阅读。他从日俄两国看似相同但实质差异的地缘环境,自上而下的社会动员式的后发现代化类型,深入分析日俄最终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评议人陈婉莹认为,该论文结构完整、论证条理清晰,但在影响因素、史料搜集与排版上需要多加注意。
威廉·曼彻斯特著《光荣与梦想》(朱协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版)是研究20世纪美国史的必读书目。陈懿龙在《<光荣与梦想>看威廉·曼彻斯特平行蒙太奇叙事手法与历史纪实》中特别关注了该书作者的从历史书写方式,即平行蒙太奇的历史叙事方式,和将微观化的历史视角与宏观的时代大背景有机结合。评议人李筱杰肯定这篇论文重在对历史书写的方法进行探讨,细致地分析了蒙太奇手法的历史书写运用,但在理论深度方面仍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