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动态
历史学院学生赴皇史宬参观学习
发布时间:2023-04-19     访问次数:

4月14日上午9时,皇冠入口官方网站(中国)游戏平台学生赴皇史宬参观学习。本次活动由春秋学社组织,历史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历史学院团委、历史学院学生会、“形势与政策”小组、春秋人文报社、京师陶瓷研修社和历史学院志愿讲解队成员参与。

在联络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有序抵达南池子大街。参观前,华喆老师在菖蒲河公园为同学们介绍了皇史宬的发展沿革和历史地位。“宬”即藏书的屋子,皇史宬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珍藏实录、圣训等皇家典籍,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建筑群,现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管理。皇史宬曾属的东苑见证了“夺门之变”等重要历史事件,清代学者也经常出入往返翰林院、皇史宬、南三所一线,了解皇史宬的功能和地位对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同学们进入皇史宬,在馆内讲解员的引导讲解下参观学习。

皇史宬分南北两院,由正殿、东配殿、西配殿、御碑亭、宬门等建筑组成。同学们首先进入正殿,参观基本陈列“石室金匮皇史宬”。正殿为拱券无梁砖石结构,故称“石室”,屋顶样式为黄琉璃瓦庑殿顶,四周环绕汉白玉围栏,四条垂脊上各有九只脊兽,足见皇史宬规格之高。殿内石台上排列外包铜皮鎏金雕龙的樟木柜,是谓“金匮”,共有一百五十二个,先存放在皇史宬的有三十二个。石室金匮坚固持久、防火防潮,便于保存皇家档案。展板分为“石室藏珍”“瑶函金匮”“文献典藏”“百年变迁”四部分,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藏贮文献的传统、明清档案藏具、明清收藏文献内容和皇史宬的百年发展历史。展墙两侧有放置有两座御制石碑和皇史宬建筑材料的展柜。同学们结合展板介绍和实物陈列,从整体上了解了皇史宬的历史功能和发展脉络。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正殿东侧的御碑亭前。此御碑亭是皇史宬内唯一清代建筑,为重檐四角攒尖形制,内置嘉庆帝亲题御碑,上镌《重修皇史宬记》以纪念嘉庆二十年皇史宬重修和乾隆帝实录、圣训入藏。

接着,同学们步入东配殿,参观“锦瑟万里 虹贯东西——17至20世纪初‘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丝绸之路”是世界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17至20世纪初,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在外交、贸易、文化、艺术等领域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直接交流,共同影响了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其中,徐光启主持测绘、汤若望参与绘制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见证了中西科学交流的历史,蒋友仁绘制的《坤舆全图》呈现了17世纪时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吸引了同学们驻足观看。



最后,同学们参观了西配殿布设的“抗争与求索——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档案文献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代以来,面对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殿内陈列的林则徐关于虎门销烟完竣的奏折、义和团传单、慈禧以光绪帝名义颁布的议和谕旨等珍贵文献,沉重刻画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灾难史,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探索史、奋斗史。



国步轨迹,档案尽藏。皇史宬集中展示了我国古代档案保护、收藏的优良传统和技术成就。历史档案作为承载社会发展和文明赓续的历史凭证,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加强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有利于深化历史研究,传承历史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本次参观活动不仅增进了同学们对历史档案的了解,拓展了同学们的历史学视野,而且引导同学们夯实思想根基,深入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挖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激励同学们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为推进中华文明的研究和传播作出贡献。最后,全体参与者合影留念,本次参观活动圆满结束。



(春秋学社新闻部